回家路上

“走吧,走吧,人总要学着自己长大”

--我多么希望这是NQS对我说的话。


凌晨两点的出租车上,我跟P哥坐在后排,开窗透气。

离开了Blue在农历2012年晚的最后一次小聚,吹着冷风,还散不去酒意。

她发来了消息说,希望我能多跟父母在一起。不抵触,我也没有答应。

我愿风能带走烦恼,带走悔意,但请留下我还热忱的心,只因此刻,我们都还年轻。太早踏入稳固的生活或或许觉得安稳,却不是我想要的。这几日的可口可乐促销员妆扮中,我领悟到那种周而复始的动作与话语夺去了太多人的激情。为了微薄的工资,为了不因年纪渐长却一无所事而被长辈鄙夷的眼光,甚至有人不惜连兼两份职,工作12个小时。曾经渴望的爱情与理想,都因这该死的“安稳”被蒙上了阴霾,如果说北京的能见度还有5米,那么这”阴霾“却是他的眼皮,不愿睁开,也懒得去回忆。所谓眼不见为净,大多只是人们的主观意淫罢了。

有些厌倦,有些恼怒。我告诉自己别再去想”超市人“的工作,这是他们的工作,也是他们的生活。但这值得称为”生活“么?货架与嚷嚷声,吵死人,冰冰冷冷。


不如街景耐看。

福州还保留几处老墙。风吹日晒,哪怕夜里。只要望见,总有看清每处裂纹的冲动,或许是学习绘画时留下的陋习,注重那些细节想要以小见大,但这出发点却总让画作的工时延长。望眼欲穿,反倒不如更上一层楼来得直接。

近视以后,大脑对那些看不清的东西偶尔会擅自加上想象,想象它们曾经的经历,来巩固印象。好比那些破旧的砖墙,每条纹路是因台风摧残或是人为所致,遐想连连。这或许是对”复古“兴趣不减的原因。时间花在思考”过去“与”现在“上完全失衡。为什么人们对”秋裤“眼前一亮,片刻之后又腻歪吐槽?

因为没有了那些自己意淫出来的”经历“?

人的主观能动性太强。我在19岁时学会了走夜路,但是扎克伯格在这个年纪创造了facebook。



评论